妥瑞氏症到底要不要吃藥

妥瑞氏症能不能停藥,該不該吃藥?

能夠不吃藥最好,對吧?

我最近跟我哥說有個新藥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也能預防腎功能退化,會輕微的減重,長期副作用不多,他第一句問的就是這個藥吃多久。顯然一個藥再怎麼有幫助,大多數的人是不想要吃藥的,如果一定要吃,那不要吃太久。很多家長面對小孩的過動、注意力不足、妥瑞氏症也有一樣的反應,如果能夠不吃,最好不要。我自己處理這個問題都是分兩個階段,首先是這個藥需要吃多久。以妥瑞氏症來說,因為很多人會在成年後症狀逐漸改善,所以往往只是需要在14到18歲左右的時間服藥,這段時間服藥有幾個好處,首先這段時間的症狀通常最嚴重,再來是這段時間大多數的人都在學校,學校的同學他無法選擇,這個年紀的小朋友也往往有點殘酷,對於這些症狀跟困難往往會以戲謔或攻擊的方式處理,在這個人格養成的階段暫時用藥物協助他改善人際關係往往比較划算。因此症狀不嚴重的情況的下當然可以選擇不吃藥,但如果開始會引發同學的關注,甚至影響到生活或唸書,那在這個有限的時間內可以嘗試使用藥物控制。

那有什麼藥可以吃?

通常目前大多數的醫師應該都會選擇Aripiprazole(安立復),副作用相對少,比較沒有長期的後遺症,比如遲發性運動障礙,下巴會像兔子一樣動個不停。短期的副作用也比較少,比如錐體外症候群,常見某個肌肉會突然僵直,造成臉歪嘴斜的情況,雖然幾個小時就會好,但有時候在學校突然發生還是會嚇到同學。Aripiprazole唯一比較常發生的副作用是靜坐不能,就是站著或坐著的時候腳會動來動去,停不下來。遇到這種可以考慮減低劑量、換藥、或是增加消除副作用的藥物,另一個缺點是藥價貴,幸好小朋友的量通常是低劑量使用。其他常見的Haloperidol(好度)、Risperidone(理思必妥),遲發性運動障礙跟錐體外症候群就會比較容易發生,不過一般小朋友使用劑量都會很低,以盡可能不影響上課精神為主。

小朋友已經因為過動或注意力不足在吃藥,還要多吃妥瑞氏症的藥嗎?

首先這個情況並不是特別少見的狀況,妥瑞氏症確實很容易跟其他的注意力不足、過動、自閉症合併發生。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動或是注意力不足的藥物Methylphenidate(利他能、專思達)很可能會造成妥瑞氏症的症狀,或導致類似的抽搐動作惡化。因此如果是已經在吃注意力不足的藥物,接著又發現有妥瑞相關的抽搐,這時候應該考慮停止或是更換其他的藥物,排除藥物引發抽搐的可能。不過注意力不足或過動症如果不使用methylphenidate那通常效果都不是太好,因此也有一些醫師會考慮使用妥瑞氏症的藥物再加上methyphenidate使用。至於怎麼做比較好就要看小朋友哪方面的症狀比較嚴重,或是生活哪方面受到影響。通常妥瑞氏症的藥物也會讓小朋友情緒改善,攻擊性減弱,而注意力不足的藥物有可能讓焦慮狀態改變,可能會惡化或減輕,所以不是那麼絕對。

真的開始吃,有沒有要注意的?

首先妥瑞氏症的藥物通常一天一次,睡前居多,有一些情緒穩定的作用,所以對於原本就比較靦腆或是可愛的小朋友來說,會看起來精神不好或是興趣缺缺的樣子,相對來說,如果原本就比較粗魯或是有些攻擊性的小孩,就會覺得個性有些改善。一般來說一開始低劑量的半顆或四分之一顆就好,尤其是剛開始有症狀的小朋友是小學一到三年級,這時候建議給低劑量先適應副作用。我的經驗小兒科醫師開的劑量通常比較高,兒童身心科醫師通常劑量開比較低,可能不同科別的思維不太一樣,我自己傾向先低劑量適應副作用,畢竟吃不慣還有其他藥可以嘗試,小兒科或許比較習慣要讓家長覺得藥有效,另外年輕一輩的醫師推出也會開比較溫和。等治療到了一個階段,生活環境穩定了,或是症狀明顯改善,這時候可以嘗試逐漸減藥,以每個月或每兩個禮拜半顆的速度逐漸降低,並且觀察是否抽搐行為有復發,有時候不一定很容易觀察,因為焦慮、負面情緒也會造成抽搐,常常暑假的時候減藥,回學校就發現又開始發作了。不過沒關係,失敗了還可以繼續嘗試,總有一天可以降到自己滿意的平衡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