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病人第一次看到就知道以後不會再見面了。90歲的老先生自己拄著拐杖來門診,說自己皮膚很癢,雙手手臂、腹部、大腿都是。已經三天了,老人家看起來很克制,沒有什麼抓痕,除了左大腿後側有一個小指頭大小的圓形黴菌感染的病灶,其他地方就是有一些些乾癢脫皮的樣子而已。老人家一邊又自顧自說起以前癢的地方有水泡,現在這三天沒有了,已經去看過醫生,開三天的藥沒有用。我反覆確認了兩三次,但老人家似乎不太理解問題的含義,沒辦法確定水泡是不是這幾天開始的,但皮膚上只有右手的手指頭有看到兩個舊的水泡痕跡,其他地方都沒有。
老年人癢大概可以分幾個原因,首先是大範圍的感染症,尤其是疥蟲感染,一來是治療很有效,癢起來真的很癢,只要看到典型的疥蟲疹子就可以開始嘗試治療。唯一困難的是機構裡面的慢性病人很可能皮膚不會有典型的表現。再來是乾癢,也就是皮脂腺退化後油水分泌不足造成的,只能靠保養品慢慢幫助皮膚修復。接著是一些局部的癢,比如黴菌感染或是濕疹、皮膚炎等等。最後就是老人癢,白話文就是不明原因的癢,如果上述的治療都已經嘗試過,也看過沒有特別懷疑的病灶,就會開始懷疑是老人癢。
老人癢的治療通常是用抗組織胺,也就是一般過敏也會使用的藥,但比較特別的是,老人癢需要的抗組織胺強度非常強,所以有時候沒辦法靠一般感冒過敏在吃的藥物達到這個劑量,這個時候就會請出身心科跟皮膚科的老藥Doxepin(杜使平)。Doxepin是傳統的抗憂鬱劑,正腎上腺素的效果比多數新一代的抗憂鬱劑還要好,但又有一定的血清素效能,只是現在很少使用,因為副作用很明顯,比如抗組織胺等效果也非常強,甚至比一般過敏藥都還強,吃下去全身發熱、昏昏欲睡。前輩總是開玩笑說這個藥吃下去太不舒服了,不舒服到憂鬱症狀都還比較好忍受,所以才會覺得很有效吧。直到現在這個藥依然是抗組織胺效果數一數二強的藥,許多止癢藥膏也會添加,也有些人會用來治療耳鳴。另外使用的劑量也是有學問,首先一下子劑量太高,副作用會很明顯,病人往往藥一吃下去暈得受不了就不敢再吃了,根本撐不到第二周副作用開始減退的時候。再來是每個病人合適的劑量差距很大,有的人一天一顆就剛剛好,文獻上有看過一天吃十顆才在血液中開始測到濃度的。
這個病人不會回來,因為他走之前說如果有效就會再回來看,我相信他說的,因為他前面已經去看了一家,看了沒效所以過來我這裡。我的處方能不能有效就全憑機率,我只能給最低的有效劑量,因為給太高的劑量怕他受不了副作用。除非他體質很好第一次被我矇中,但如果這麼容易應該第一家診所已經先成功了。之前有遇過老人家第一次來看失眠,前面也是換了很多醫師,走之前也是丟下一句有效我就會再回來找你。對醫師來說一個剛見面的病人就一口氣開十幾顆安眠藥包你睡應該很困難,因為在第一次見面都還不熟悉的情況下,我根本不知道眼前的病人是不是心情不好或是生氣就會吞一大把藥的病人,我也不知道他半夜睡不著會不會起來走走,我也不會知道他睡不著是因為打麻將打到四點還是平常根本就是酗酒的狀態。這些訊息都需要關係的培養病人才會慢慢講出來,對醫師來說,萬一安眠藥太重,老人家半夜起來尿尿,一不小心跌倒而骨折住院,有時候就再也無法走路了。想要一次見就有效,其實就是每個醫師都看雲端藥歷,開得比上一個醫師再重一點,直到某個醫師運氣好,達到病人需要的劑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