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或注意力不足到底是吃什麼藥?

過動、注意力不足到底能不能吃藥?安全嗎?

有哪些藥可以選?

一般台灣最常使用的過動及注意力不足處方通常包含是Methylphenidate(利他能、專思達),而Atomoxetine效果比較差,一般來說除非很不適應第一線的利他能同時又很需要藥物協助才會考慮,更少見的是使用Buspirone(百事隆),國外有小規模的研究指出效果不錯,不過並沒有大規模的使用,所以也沒有相關的適應症。Methylphenidate又可以分成是藥效只有四小時左右的利他能跟十二小時的專思達。利他能的好處是可以比較容易調節,畢竟只有四小時,有時候只是早上要去學校或是大人早上要開會使用。專思達則是透過特殊設計的外殼,達到緩慢釋放的作用,一天吃一次,對很多會忘記吃藥或是不喜歡被同學看到自己在吃藥的朋友來說很方便。

怎麼知道自己適合哪個藥?

其實很難事前知道,不過這些藥物有吃有效,沒吃大概不到一天就代謝得差不多了,我的建議是大人小孩回家吃三天,效果絕對很明顯。如果發現小孩吃了之後突然對兄弟姐妹多了許多耐性跟禮貌、脾氣變好等,那基本上就是確定診斷而且適合這個處方。大人的話也會很明顯,明顯的脾氣變好、比較少生氣,甚至會有快樂的感覺,覺得世界變得很寧靜美好。這些效果會隨著時間慢慢的變得不那麼明顯,所以一開始前幾天的觀察最重要。反之如果吃了之後變得坐立難安、煩躁、易怒、不想吃藥,那通常是有哪邊不對了,或許問題並不是過動或注意力不足造成的,也或是藥物不適合。另外也可以請老師、家長、或同事觀察看看,自己的工作效率、思考是否變慢,如果有的話也常代表藥物需要調整。

那一開始很有效,後面不就會越吃越多嗎?

以小朋友來說大多數是不喜歡吃藥的,所以基本上都是依賴家長跟老師的回報作為調整依據,所以劑量確實在一開始使用的時候會逐漸增加劑量,但一來最大值會控制在每公斤1毫克的範圍內,二來大部分的人的最佳劑量其實是在最大劑量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所以大多數並不會一直增加藥物。事實上比較容易增加劑量的是大人的注意不足,大人很容易在一開始藥效衰退後誤以爲只要增加劑量就可以再重現當初的感受,所以通常要求的劑量都會超過最佳劑量,我大多數的成年患者使用Methylphenidate如果不是完全吃不動,不然就是一直要求增加劑量,直到上限60毫克為止。這時候病人對醫師的信任度就很重要,而醫師對病人的熟悉程度也很重要,我的經驗幾乎病人吃到一半以上的劑量幾乎都會感覺他變笨,詢問工作的表現也會發現他的效率會慢慢的跟吃藥前差不多。換句話說這個藥原本就不適合多吃。成人如果過度依賴Methyphenidate,比如一不吃就會擔心自己發怒或是效率不好,或是劑量越吃越高,這時候會建議合併Buspirone使用,大約兩到三周後對於Methylphenidate的依賴度會逐漸下降,同時Buspirone也會有一些替代治療的效果。也有一些人一直增加劑量是為了抑制食慾減重,這時候會建議使用其他更有效的替代藥物減重。

長期吃真的不會怎樣嗎?

以兒童來說幾乎沒有這個問題,首先兒童會推薦在放假,尤其是長假時停藥,以避免影響成長,再來成年後因為症狀幾乎都會自然改善,所以很可能不需要再使用或是只需要低劑量使用。換句話說,短期使用只是為了鞏固兒童成長期的心智經驗、人際關係、課業壓力,並沒有長期使用的考慮。以成人來說,目前認為長期使用的情況下,每天20毫克認為對心血管造成的壓力幾乎沒有顯著意義,超過的話才會開始增加風險。因此成人首先是要避免過量使用,最好固定劑量可以低於20毫克,或是需要的時候再使用。大多數合併使用Buspirone病人最後都會停止使用methylphenidate,而Buspirone的副作用很少,目前並無發現對於心血管、食慾、成長會造成影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